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其九·亭台(1 / 2)





  那个人来了?

  寒蓁心中一跳,忍不住便站了起来。一脸紧张地听着那对侍女的谈话。可惜她们已然渐行渐远,声音也逐渐听不到了。

  寒蓁呆立在原地想了想,最终决定回房去。倒不是觉得留在这里会正巧撞上,只是听到有关那个人的一点一滴都会让她心乱如麻。

  她匆匆下了大理石的台阶,拂开自照月亭飞檐垂下的紫藤藤蔓,沿湖边小路慢慢往回走着。

  府里爷们生活起居,办公会友都在前院进行,想来皇帝来府上若非寻莫楚茨讨论朝政,就是受邀宴饮。

  毕竟当初闹出那么件事来,惹得皇帝不豫,莫楚茨想要补救,亦是当然。

  冷不丁的,宁王的话闪过脑海。

  寒蓁停下步子来叹了口气,自堤岸上探出头去,凝望着映在灰沉沉湖水中,自己的影子。不施粉黛的一张脸,长着普普通通的眼,普普通通的鼻子,外加普普通通的一张嘴。莫夭夭自己个儿就是难得的美人,更别提寒蓁打小跟着她,几乎见遍了京中贵女。

  这样一张平平无奇的脸,实在让她琢磨不出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

  或许是她这动作落在他人眼里太容易引起误会,身后传来一声呼喊:“这是做什么!”

  寒蓁眨眨眼,懵懂不觉地转过身去,隐隐然觉得那声音尖得有些过分。

  皇帝今日登门拜访乃一时之性,实在日头难得,心里头又郁闷。薛闲是个乖觉的,见状便提议往茂国公府蓬莱屿一行。

  登基前最艰难的那几个月,他便在蓬莱屿上度过,对此地感情甚深。又想起那件事后他对莫楚茨忍不住冷落几分,便欣然接受。

  冬日北风吹得急,湖水翻腾,小舟并不稳妥,蓬莱屿是上不去了,况且早过了白山茶的花期,上去了他也寻不回那十里山茶盛开的景色。只是走到这附近,便忍不住往湖边靠近几分,隔得远远,望一眼也是好的。

  这一眼便望出了差错。

  “站这么近,怕不是要投水?陛下,您看这······”薛闲欲言又止。皇帝神色平淡,并不应答,只抬了抬手,他便知晓该怎么做。

  眼瞧着静立在湖边那纤细的身影闻声转过头来,烟波浩渺之间,熟悉的面容引得皇帝一阵恍惚,仿佛自己又堕梦中。

  身旁枯草被踩断的“咔嚓”声入耳,皇帝偏了偏头,莫楚茨脚步挪动,神色凄楚哀然,似是欲上前而不敢。

  “莫相冷静。”皇帝背着手,鸦青的眉毛微微皱起,问道:“何不送她离开?”

  寒蓁望着忽然出现的两人全然呆住,在原地踌躇半晌后,上前行礼:“见过陛下、国公爷。回皇上的话,是民女无地可去,国公爷才暂时收留了民女。”

  “这样?”

  “是。”寒蓁低眉顺眼,说是恭敬不如说是畏惧。即使她不再恨皇帝了,上辈子终究因他而死,虽知他们并非同一个人,见到他时还是忍不住浑身发抖。

  “若是冷,便早点回院里头去。”莫楚茨发话了,寒蓁惊讶于他忽然而来的和气,略一抬头便见他悄悄冲自己挤了下眼睛。

  “是,民女这就——”

  “先不必走。”

  寒蓁听着这声,几乎要背过气去。只听咔咔两声,视线中皇帝那纤长的手指转了转佛珠,又道:“陪朕走一走。”

  皇帝身旁那宦官看她的眼神登时就不对了。寒蓁欲哭无泪,却只能喏喏应是。

  府中的路修得有些古怪,听说是往前数几辈通晓易经八卦的先祖所设,若非是在府中住过一段日子的人,是很容易走到岔路里头去的。而皇帝脚步不乱,一丝一毫都没有偏离正轨,倒像是对府中极为熟悉似的。

  寒蓁站得远远缀在皇帝背后,只能瞧见他挺拔的背影,以及金冠上垂下的坠饰。心中疑窦丛生。

  上辈子的皇帝可从没来过茂国公府啊。

  午后天气暖了些,府中洒扫的仆妇下人也逐渐多了,想是听到了风声,或是见多识广,见了皇帝竟也不慌乱。反而有些年轻的侍女,见寒蓁亦步亦趋地跟在皇帝后面,满脸掩饰不住的震惊之色。鄙夷不屑中隐隐带了股艳羡,寒蓁瞧了只觉无奈。

  皇帝七拐八拐,目的却是十分明确,寒蓁看着身边越来越熟悉的景色,暗叫一声未免太巧!兜了个大圈,她居然又回到了照月亭。

  上台阶时,寒蓁看那宦官竟也不扶着皇帝,只顾自个儿扯着衣裳下摆气喘吁吁往上走,不免震惊非常。伸了两下手,终究没敢扶上去,只盯着脚下台阶,干脆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自照月亭望出去的景色很好,夏天微风裹挟着湖泊的水汽吹上来极为舒适。到了冬天便显得阴湿寒冷了些,算不得什么好去处。

  若说赏景,冬日里自有“梅苑”、“雪窗”二地适合,若是登高望远,府中亦有人工搭建的小山可供攀爬。

  皇帝爱来的地方,倒和自己有些相似。

  这句话方从心里迸出来,寒蓁就慌了神,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突然自作多情了起来。她忙定了定神,将这句话抛出脑海,一双眼只瞅着檐柱上勾着的银红软烟罗。

  其实照月亭还是很好的,地方偏僻却清净,离莫夭夭和老太太的院子都不是那么的远,天气晴好的时候还能瞧见湖中央的蓬莱屿。寒蓁从前是很愿意来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