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其三十六·紫云(1 / 2)





  父亲当年虽身在太学任职几年,可依照皇帝的年纪推算起来,父亲卸任时,他应当也就三四岁,两人未必会有师徒之谊。何况皇帝连启明殿都住不得,更不可能进太学学习了。

  这么久以来都未听皇帝露过有关此事的口风,缘何鞑坦国君一提起就突发奇想,要去探寻这样一个未必会有答案的问题。

  怀揣着这件事,寒蓁便无法安下心继续在琅轩殿窝着,勉强遵照皇帝的嘱咐吃了些东西,就带着银笙往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的大门紧闭,薛闲也不在,只余德林靠着石狮子百无聊赖地剥指甲。

  “好好的指甲你剥它做什么?丑死了。”银笙皱着眉数落他。

  德林一听这脆甜的声音就晓得是银笙来了,忙抬了头,有些喜出望外,却依旧惦记着给寒蓁行礼,接着才同银笙谈笑:“我一个太监要那么漂亮做什么,你好看就够了不是。”

  银笙被他反说了一嘴,一时有些脸热,缩回寒蓁身后不再说话。

  寒蓁看两人这幅情态有些好笑,轻拍了一下银笙捏着她袖管的手,正欲说什么,御书房的大门自内而外洞开,大理寺卿缓步走出来,一脸土色。

  薛闲跟在他后头,甩甩拂尘,随意道:“大人,您也晓得陛下的眼里是揉不下沙子的。您是太上皇时的老臣了,如您一般能继续留在京内任职的老臣可不多,还请您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啊。”

  大理寺卿长叹一口气:“当年我远在并州,继任以来未曾动过大理寺内卷宗。还请公公转告陛下,我会尽力去找,但若是实在无法······”

  薛闲笑得颇为狡黠:“此事干系重大,大人还是亲自同陛下说道吧。”

  “公公,唉······”大理寺卿见薛闲一言便将自己摘得干净,摆明了没有襄助之意,微微摇头。目光扫到退到一旁的寒蓁身上,脸色大变。

  “这位姑娘你——”

  都说生女肖父,寒蓁自小被说惯了。大理寺卿是她父亲的同窗,自然对这样一幅长相熟悉得不得了。

  可若仅仅是同窗,又为何在看到她的脸时露出这样惊恐又愧疚的表情来?

  寒蓁深思着,微微抬起脸,刻意模仿着父亲的表情温雅一笑:“韩尚书的事,有劳大人多上心了。”

  大理寺卿虚浮着脚步离开,寒蓁看着他红袍鹤纹,在风中猎猎作响的衣衫,忽然敛唇一笑,扭头进了御书房。

  皇帝正捧着卷宗翻阅,长眉未蹙,额头显现出一道浅浅的皱纹。他向来是这幅忧国忧民的模样,仿佛肩上压着千钧重担。

  薛闲早就备下了茶水,皇帝也想不起来要喝。寒蓁将冷掉的茶汤泼了,又重新倒了一杯。

  “你来了?”皇帝头也不抬,将案上另一份卷宗往她面前推了推,“看吧。”

  “奴婢不看。”寒蓁摇摇头道,“也请陛下暂时莫看了。”

  皇帝手下一顿,神情莫测:“不是很关心东湖先生的案子?怎么反倒不高兴了?”

  他说得坦坦荡荡,惹得寒蓁心里重重一跳,忙定了定神,轻声劝道:“陛下身子要紧,何况今晚还有同鞑坦国君的筵席,还是好好休息。韩大人的事不急于一刻。”

  为何皇帝知晓她关心父亲?关于这个问题,问是问不出个究竟来的,皇帝若有意隐瞒内心的想法,她又能怎么办?若皇帝愿意同她解释,那就更没了问的必要。

  “是薛闲又多嘴?那就传膳吧。”

  “诶!”寒蓁欢喜地应了声,拉开门对薛闲说,“公公,陛下让传膳了。”折回头来,替皇帝收拾东西,想起皇帝那句话来,轻轻撅了一下嘴道,“也不单单是薛公公了,奴婢自己也担心陛下。”

  这话算不得撒谎。

  正月初一于皇家而言是件大事,子时刚过皇帝便得往城外皇陵上香祭扫禀告先祖,期间持续时间颇长,而寒蓁一醒他便来了御书房同大理寺卿议事,想来也没有休憩的功夫。不管太后送她至皇帝身边的原意如何,至少表面上是打着要她照顾皇帝的旗号。如今反倒累得皇帝一夜未睡,寒蓁自觉过意不去,又有些隐秘的担忧。

  皇帝带着莫测的表情端详了片刻眼前鲜妍的脸,最终露出了个淡淡的笑:“晚宴你同朕一道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