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其三·回府(1 / 2)





  第二日,寒蓁便没看到玄兰与木笔。

  第三日仍是如此。

  到了第四天上头安乐舶暂时靠岸,待重新起航之时,寒蓁身边已多出了两个小丫头。

  “这是咱们二爷特意买来给姑娘的,”惯常跟在莫连海身边的小厮低着头回话,“二爷说了,都是好人家的女孩,请姑娘不必顾忌,随意使唤便可。”

  寒蓁从绣棚上抬起头来,扫了一眼站在地上两个小丫头,见她们两人年纪尚小,身形瘦弱,颇有些战战兢兢的样子。便先向那小厮说一句:“替我谢过你们二爷,他这样关照很让我过意不去。”,随后点着手唤那两个丫头过来,从案几上的缠金丝白玉盘中挑了几样制得精致芳香的糕点递给她们,和婉笑笑道,“吃吧,别担心。在我这儿就和在家是一样的。”

  小丫头们起初不敢接,面对寒蓁的笑容才逐渐放下心来,接过去慢慢咀嚼起来。

  那小厮也在这时开口,一字一字吐词清晰:“二爷说,若姑娘真心想要答谢他,那么——”

  “我省得,让你们二爷别白操这个心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她曾经是茂国公府的下人,虽没有伺候过莫连海,到底算得上是他的下人。可是,她心里对莫连海的意欲不平之气却没办法简单压下去。

  “姑娘聪慧。如此,奴才告退。”小厮别有深意地笑着退出门外。

  “好了,”听着木门合上发出轻微的声音,寒蓁松了口气,扭头问那两个丫头,“尚不知道你们唤什么,该如何称呼?”

  两人中身量较高挑的那一个想了想,翩然拜倒道:“过去的事与现在的奴婢们已无关系,请姑娘赐名。”

  寒蓁听了这话,在心中过了两遍,眼见着另一个也跟着拜倒,鹦鹉学舌般结结巴巴道:“请、请姑娘赐名。”便抿唇微微一笑。

  “说得很是。可惜我也未曾念过什么书,给不了你们什么好名字。”寒蓁喃喃着,起身从樟木书架上随意抽了本出来。

  安乐舶虽目前供莫连海使用,却是茂国公府公中的财产。茂国公府世代书香,安乐舶上几乎每间屋子都设了书架。

  寒蓁抽出来的是本《楚辞》,她信手翻开一页,恰是《少司命》一篇:“那么,便叫你们素芳与袭予吧。”

  “谢姑娘赐名。”两人异口同声着,从地上起来。

  寒蓁百感交集地望着这一幕。她曾经也是站在那样的一个位置,坐立不安地等待着属于她的判决。所幸当时的她因着年龄尚小,外祖母又是茂国公府老太太陪嫁的缘故,才得了莫夭夭身边大丫鬟的位置。

  莫夭夭待她亲厚如姐妹,当时的老爷及大公子也很是关照她,明明她的父亲犯下过那样的大罪,小小的一个她却在茂国公府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但这世上,身在奴籍的人大多过得十分辛苦。

  想到此处,寒蓁看着两个小姑娘的眼神也不免染上一丝忧伤。

  也罢了,虽然前路未定,但既然这两个丫头跟了她,力所能及之处还是能帮则帮。

  何况,在东宫里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身为太子妃身边第一得脸的掌事姑姑的她,并非没有手段。

  *

  “姑娘的头发养得真好,跟缎子似的,奴婢此前还未见过这么柔顺的头发呢。”素芳手持篦子,动作轻柔地为寒蓁梳理长发。船舱中的纱窗今日全叫人拉开了,冬日里菲薄的阳光投在寒蓁漆黑的发上,染出些许耀目的金光。

  寒蓁望着铜镜中那张和自己前世有七分相似的面容,怔怔地出神,素芳这话一出倒叫她有些啼笑皆非。

  太子妃身旁的寒姑姑不仅管着东宫府库的进出,也负责了不少宫人侍女的□□。这样的话,几乎是每个下人的老三篇,真心逗趣也好,假意奉承也罢,听得多了,也不稀奇。

  前世的她明明长了张平凡无奇的脸,也能被身边的几个小丫头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到了素芳这里,并不当回事,只略略笑了一下,道:“你手艺不错,从前在哪位大人府上侍奉。”

  话音未落,素芳已放下手中物件,匆匆站起身在寒蓁身侧跪下:“姑娘恕罪。”

  寒蓁吃了一惊,她本就是随口提了一句,也不在意,但看素芳一张小脸煞白的模样,倒显得十分惊惧似的。

  “奴婢······奴婢原是刘大人府上的家生子。”

  “刘大人······”寒蓁想了想,忽然“哎呀”一声叫出来,“是前光禄寺卿刘思远刘大人?”

  素芳咬着下唇,艰难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