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其二十·望舒





  太上皇喜好奢靡,每日膳食便有重九之数,遇见喜欢的便些许尝两口,瞧不上眼的便动也不动,时日一长花的银子如流水。皇帝登基后整改后宫,改的第一件事便是这,因此摆上桌的晚膳也不过五六道。

  薛闲取了银针一道道试过,见无异状便叫一众上膳宦官皆退下。

  寒蓁提箸立在皇帝身边预备好布菜,皇帝却抽走她手上银筷,凌空朝桌上奶汁鱼片、文思豆腐两道菜一点,对她说:“不知你口味如何,但你既打南方来,想来这些也合宜。”

  这话不错,皇帝指的当是陆含真,但寒蓁父亲是临安出身,还在府里时吃的也是淮扬菜,这两道菜恰对了她的口味。但皇帝言下之意就是要将这两道菜指给她了,宫中虽有主子赐食给下人之事,但那都是在主子用毕饭后。寒蓁心生惶恐,盯着脚尖道:“陛下,这不合规矩。”

  “规矩?”皇帝轻笑一声,“在太一城里,朕就是规矩。你过午没多久便来了,想来没用午膳,倒还有力气和朕犟。”

  何止没有力气,若是前世饿了也就饿了,然陆含真小姐身子,饿了大半天,又站了大半天,寒蓁脚下都在发飘。可还是不敢放肆,等到皇帝挑了眉问她:“要朕请你不成?”才挪动步子坐下来。

  她一坐,布菜的活就落在了薛闲头上。薛闲极为机灵,上手先给寒蓁盛了碗汤:“姑娘先喝口汤垫垫。”

  寒蓁在皇帝和薛闲的目光中坐立不安,只得捧起碗来呷了一口。鱼汤炖得醇厚,汤面上飘着几缕翠绿的葱花,寒蓁微皱眉头吹开。热汤下肚,只觉三魂回了七魄,冻了一天的身子也回暖了些,便放下汤碗渥一渥僵硬的手指。

  皇帝在一旁注意到了她的小动作,吩咐薛闲道:“打明日起给御书房添上两个火盆。”

  薛闲应了是,面上虽不显,心里头早就哎呦哎哟叫开了。皇帝没有用火盆的习惯,少时是旁人看不上他,该拨的份例都是短缺的,遑论火盆?登基之后,便说省一分也是省,何况年轻气盛,多半也不觉得冷。

  薛闲虽少了点东西,骨子里还是个男人,男人该想的他都想过。一个男人要宠自己的女人,无非是说两句甜言蜜语,送点金银珠宝的事,可天底下有多少男人愿意为女人改变自己原有的习惯呢?更何况这男人乃是天子,这心思可不单单是“宠”一个字能形容得了的。

  有戏,这事有戏!

  寒蓁不是聋子,自然也察觉到那份“有戏”了,笼着青瓷碗的手指微微一紧,顾不上惶恐,只有一股股茫然袭上心头。

  皇帝看出她的失神,曲起手指敲敲碗沿道:“还发呆呢?快吃饭。”

  这语气倒有点像个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用毕晚膳,薛闲撤下碗筷,换了武夷岩茶上来。

  这岩茶极为珍贵,长于岩石之上,一年才得几两。建宁府今年统共敬献了一斤,倒有大半给了太后与宁王,皇帝也只是偶尔才喝上一次。

  而薛闲没得皇帝示下给寒蓁也沏了一杯,皇帝只抬了抬眼皮,没说什么。薛闲便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想。

  皇帝吃着茶问起薛闲给寒蓁安排的活来,听到司衣一处的时候,面色稍显尴尬,待听到两人分摊上夜职责之后便更有些坐不住。

  寒蓁觑着他的神色,抢在他发问前解释道:“陛下,奴婢是受了太后娘娘之命来侍奉您的,此事本就分内。何况您待奴婢这样好,奴婢无以为报,若是连这些小事都不让奴婢做,当真是折煞奴婢了。”

  薛闲帮腔道:“陛下,这上夜的活对半一拆,顶天了也就一两个时辰的事。奴才把姑娘安排在上半夜,这样下了职去休息也能睡上两三个时辰。”末了说笑般道,“未必比陛下睡的时候少。”

  皇帝被他这话怄笑了,笑完对寒蓁说:“也罢,若是实在撑不住再换过。”

  既说起上夜,寒蓁扫一眼角落里的西洋钟,见时候不早,皇帝仍没回寝殿的意思,便轻声提醒道:“陛下,时辰不早了,可要回琅轩殿休息了?”

  她是担着太后的嘱托来的,免不了多关心两句。

  “也好。”皇帝点点头站起来,寒蓁便去一旁樟木架子上去他的氅衣,那氅衣极为熟悉,还熏着熟悉的檀香味,便是那日照月亭中皇帝给她盖上的。皇帝见了也想起那日的事来,“那日怕你着凉才给你盖上,倒是唐突了你。”

  寒蓁哪敢让皇帝道声“唐突”?连声道不敢。

  京城地处北方,打进了冬开始便日日下雪,少有见日头的时候。今日倒是十分晴朗,黛蓝的夜空中半点云朵都无,玉盘似的月亮大得惊人。

  皇帝没叫辇,只说权当消食,背着手慢悠悠地走回琅轩殿。寒蓁落后他半步,盯着他犹如寒鸦振翅一般的睫羽瞧。

  流水一般的月光下,皇帝的瞳光显得尤为清冽,就像远望清澈,近看深不见底的潭水一般,谁又能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什么。

  皇帝后宫只两个娘娘,当然不复太上皇时满太一城灯火通明的景象,各处空置的宫殿都熄着灯,甬道上走动的宫人也没几个,薛闲的抚掌之声远传出去,激起一片回声,听着就让人觉得冷清。

  住在这样的宫城里头,也不知皇帝会不会感到寂寞。想过一阵,寒蓁暗自发笑,竟替他操心这个。

  皇帝今日回得早,德林先行一步回琅轩殿准备。待一行人到时,殿中早燃了檀香,垂挂的纱帘皆被挑起。

  薛闲往后殿去看沐浴用的香汤了,寒蓁便留在皇帝身边替他除了氅衣,又躬着身子为他拆头上金冠。

  皇帝的金冠造得精致又繁丽,寒蓁只拆过女子珠钗,没碰过这个。不得不一再小心,才不至于扯到皇帝的头发。

  德林匆匆打帘子进来报宁王入宫之时,皇帝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才刚刚放下,散着发的皇帝身上平白多了分柔和的气息。

  “这个点了怎么忽然入宫?”皇帝拧了眉问德林,眉间颇有几分无奈之色。

  皇帝素来宠爱这个弟弟,登基那日便赐了自由出入太一城的玉牌子下去。但宁王与宁王妃打成婚那日起便如胶似漆的,深夜离家入宫之事还从未发生。

  话音未落,宁王已然如旋风一般冲了进来,把门旁的德林撞了个趔趄。

  “哎哟!德公公,对不住对不住!”宁王边说着,边往皇帝身边的榻上一摊,伸过长臂给自己倒了茶,埋头就喝。

  皇帝忙喝住:“烫着,先别喝。”却是来不及了,宁王“呸呸”两声,将口中茶水吐回杯中,哭丧着脸冲皇帝道:“六哥你怎么不早说!”

  寒蓁看得目瞪口呆,前次见面时她还觉得宁王稳重,不意他在皇帝面前时这幅模样,莫非真的是儿子肖母?

  皇帝遣德林去取冰块来,瞅着把烫红的舌头探出来喘气的宁王笑:“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怎么还是这般不稳重?是有什么急事不成?”

  宁王大着舌头,眼中含泪,含含糊糊道:“急事!大急事!您弟弟我被夭夭扫地出门了!”

  皇帝沉默一瞬:“朕并不是很想掺和你们夫妻两个的闺房之事。”

  “哎呀!什么闺房之事啊!”宁王痛心疾首,只顾着抱怨,“您都不知道,您弟媳打肚子里又揣了个小的,脾气是一天大过一天。今天内兄登门拜访过后气得跟什么似的——你、你你——”他说得摇头晃脑,一抬头见造成夫妻矛盾的始作俑者正站在皇兄边上,睁着圆溜溜的杏眼望他,身姿娉婷,神色懵懂而无辜。差点背过气去,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唯有手指颤巍巍地指向她。

  皇帝拂开他的手指,皱着眉说:“别指着人家说话。”

  寒蓁一听莫夭夭为着她进宫的事着急上火,也急了,脱口而出问:“王妃娘娘如何了?”

  话甫落才觉出冲动,登时懊恼起来,白着脸向皇帝请罪:“奴婢失言,请陛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