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其四十一·尺素(1 / 2)





  “这是······”

  “东湖先生收监后,他的宅邸就充为公用,所幸尚未卖出。”

  泛着斑驳铜绿的钥匙安安静静躺在她的手心,寒蓁有一瞬间的恍惚,当初他在茂国公府日夜翘首期盼,却未能等到外祖母承诺过的“来接她回家”。

  而如今她从未敢想的一件事,竟叫皇帝这么轻轻巧巧地办成。

  她跟在皇帝背后,待要自己跳下车,却被皇帝抓住手,揽着肩扶下马车。寒蓁乖顺地窝在皇帝怀中,手中的钥匙已被体温焐热了。

  驾马宦官站在一旁,手里拎着小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寒蓁这才醒过神来,忙红着脸轻轻挣开皇帝的手,后退一步。

  皇帝轻咳一声,转头向他吩咐道:“且留在此地等着。”

  尚书府的牌匾因着里头住着的人再不是尚书,自也被拆了。朱红的大门,剥落了好几块漆,露出里头发黑的木芯。

  寒蓁凝视着太上皇亲笔提的那一副对联,许久叹了口气,上前打开门锁。

  门开的一刹那,寒蓁恍惚看见庭院中还是她记忆中那副模样,姑苏的园林石料,摆放得错落有致的花盆,连同小时为她扎的秋千架还好好地立在柳树底下。

  可是一眨眼,一切都烟消云散,院中花木倾颓,石桌石凳皆被掀翻,连秋千上也落满了枯黄的叶子。

  尚书府已和她的父亲一般,死在她六岁那年了。

  连皇帝都没想到尚书府里头会是这番光景,忙上前一步,抬手阖上门扉,摇一摇头道:“咱们不看了,回去吧。”

  “不,”寒蓁忙阻他,往庭院里一指,“陛下不是一直愁寻不到证据么?证据就在这里头了。”

  “事发抄家之时,禁卫军将尚书府翻了个遍,亦未找到什么有用之讯。”皇帝不疑有他,轻拍一下寒蓁还挡在门上的手,“手还要不要?但凡朕方才动作快上一些,你这只手就废了。”

  皇帝说得漫不经心,算不上斥责。何况寒蓁的手才一动,他就先挡在了前头。若说要废,先废的也必然是他那双操持国事的手。

  寒蓁无意揭穿他的小心思,先告了罪,边往院子里头走,便道:“东湖先生若是要藏什么,除非极为熟悉他之人,是绝找不到的。他当初在天牢中,或是在、在临行前,可有说过什么同数字相关的词吗?”

  “豆蔻之年,掘地三尺。”

  寒蓁站在秋千旁,仔细丈量着步距,往前走了几步,拔了头上银簪子蹲下来挖土。

  皇帝方才在一旁数着她的步数,如今又见她这般举动,赶了上来:“既如此该让他进来。”又作势要趁手。

  寒蓁哪里敢让他帮忙,只好将她所知的书房中夹层一一道出,恳请皇帝去寻一寻。

  岂知真叫皇帝倒还真留了东西,待寒蓁将土中锦盒挖出,皇帝也捧着一沓子纸走了出来。

  寒蓁一看就愣了,那些发黄干脆的纸上,写满了如同蝌蚪一般扭曲的文字。

  “这是北夷文。”

  “尚书府中为何会有北夷文书?”

  两人异口同声道。

  北夷文字繁复艰涩,旁人难以看懂,且北夷人十分排外,并不愿意同外人交流,放眼整个大楚境内,识得这一文字的恐怕十个手指都数不完。她父亲也是早年编著《星罗》之时机缘巧合之下往北夷一游,这才学得了北夷文字。

  寒蓁扫了一眼,勉强看出这是几封信,忍不住咬一咬下唇,她幼时时常窜进父亲书房中玩耍,那时看到了《星罗》中用北夷文字书写的一篇,还当是满纸涂鸦,经父亲教导才懂了零星几个字。而当初上门抄家的禁卫军或许正如幼时的她一般,只当这是无意义的几张纸,因而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