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其十一·游园





  府中本就做好了摆戏台子的打算,莫连海能下江南借的也是这个由头。只是正宴上出了那档子时,府里头一时拿不准该不该办下去,才停了这些时日。

  皇帝来府时亲口询问过寿诞打算,又做主叫继续办下去,这才重新操办起来。

  老太太上了年纪,就爱看子孙绕膝,热热闹闹的场面。也不嫌铺张,很是受用。老太太身旁的善嬷嬷第二日又来请了一次寒蓁,她晓得推脱不得,便婉然笑着应下了。

  “老太太待姑娘倒极好,果是礼佛之人,菩萨心肠。”袭予在她身后叽叽喳喳。她与素芳二人年纪小,寒蓁也不拘着她们,不出几天就与府中丫头们打得火热,回来又将道听途说的消息转述给寒蓁听。

  “老太太是很好。”寒蓁颔首。

  虽然这好是有目的的,正如她向宋氏说传达的那样,莫连海的行径实在遭人诟病,若她是个普通农家女子也就罢了,偏偏是官宦后代。若有心追究,莫连海此时早已下了狱,而她出言辩解,当时虽没往这方面想,后来想起来,才发现实则是卖了国公府一个大人情。那日莫楚茨只顾着发脾气,却半点没想起来安抚她。老太太留她在府中住下,又给了生活上的便利,充当的就是这么个角色。

  寒蓁知道不能强求什么,人有远近亲疏之分,而陆含真对于府中人来说甚至算不上是一个过客。

  戏台摆在晏华庭中,冬日里芍药落尽,便只能搬来数百盆君子兰以充场面。北风中晚开的君子兰风中摇曳,香气幽幽袭人,是这幕戏最好的点缀。

  皇帝卖了面子给茂国公府,京中官员王爷无有不应。在这种情况下,来得早来得晚,都引人注目。寒蓁是踩着时辰到的,才踏进晏华庭的门就被善嬷嬷迎了过去,一直被引到老太太坐的小阁楼中。

  今日朝中众臣亦携家眷来访,因怕北风吹着贵客,府中便在空地上另搭了个小楼。

  “真丫头来了?”老太太今日穿了件宝蓝团蝠纹衣裳,头上戴着几支素净的古银簪子,歪在半旧的灰鼠搭椅里,拉过寒蓁的手,笑得很是和蔼,“这几日在府中住得可好?”

  “朝晖堂清净,没什么人来打扰,很好。”寒蓁说得含蓄,笑得也含蓄。

  “哦,”老太太鼻梁上架着琉璃镜,远眺着戏台上悲欢离合,握着寒蓁的手良久才道:“那地是清净些,只是越清净吵嚷起来便格外恼人。宋氏出身不好,有时说话难免不中听,只是楚哥儿还未娶亲,府里头管事难免要指着她。你既爱清净,关起门来过日子就好,府中无人敢打扰你。”

  说到这里,楼底下忽然传来连绵不绝的抚掌之声,老太太闭了口,直起身子来,从善嬷嬷手中接过拐杖,揽着寒蓁的手不松:“来,你扶着我下楼去。”

  寒蓁头皮一麻,将脸埋得更低了:“是。”

  人这一世,为争名为争利,做出有悖良知的举动是常有的事。莫连海做的事虽不地道,可若是成了,便是美事一桩。莫楚茨在朝中受器重,莫夭夭与宁王鹣鲽情深,茂国公府在京中已是煊赫至极,可谁不想看着自家更进一步呢?

  老太太娘家姓叶,往前数几辈也很是煊赫过一阵。可后来子孙不济,便逐渐门庭冷落了。她年轻时吃过这样的苦,如今难免要为茂国公府绸缪。

  皇帝今日是穿着朝服来的,黑色的缎面衣衫上盘旋着怒目狰狞的五爪金龙,衣摆是绣得繁密的十二章纹。男人的俊美就如映照着阳光的薄冰,尖锐又剔透,直刺进人的心里头去。寒蓁只消看一眼,便觉得心中一紧,微微别过头,扶着老太太下拜。

  “叶太君请起,”皇帝顿了顿,又道,“你也起罢。”

  寒蓁努力去忽略那些瞬间投注到她身上的那些或好奇或轻蔑的目光,敛容站起,皇帝身后莫楚茨与宁王纷纷皱眉。

  皇帝意不在此,只露了个脸便匆匆走了,至于是回了太一城还是另寻了地方,无人敢追究。

  寒蓁陪着老太太看了折《游园》,因着心情复杂,杜丽娘那些女儿家的情思全然没听进去。老太太见她这幅模样,便放了行,只道:“还当你们年轻人都喜欢热闹,怎么几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就瞧不上这戏?夭姐儿这胎怀得不好是该好好将养着,秋姐儿也说身子不好,莫非当真是我老婆子上了年纪,不招人待见了?”

  老太太抱怨着自家孙女,寒蓁不好多说什么,不咸不淡宽慰了几句,便站起身来告辞。从侧方小门偷偷溜了出去,才嘀咕起来:“老太太怎么没提到大姑娘呢?”

  大姑娘莫玉笙与莫楚茨莫夭夭一母同胞,那日宴席上未见着她寒蓁就觉得奇怪,今日仍未见着,心中更是疑惑。

  素芳四下里打量一下,才悄悄凑到她的耳边道:“姑娘说的是平西将军的夫人?平西将军当初跟着那位造反,早被抄家了。他夫人倒是没事,如今在京郊的化叶寺里头落发出家了,只怕是要青灯古佛了此一生了。”

  寒蓁一惊,脸色微白:“你说的可是当真?”

  若她没有记错,平西老将军与老国公私交甚好,老国公当初被授太子太傅一职,两人自然而然向着太子,前世莫夭夭做了太子妃,也有这一层的原因在。说来也怪,茂国公府居然会为元珩出力,这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的。莫非是莫楚茨与老国公意见相左?

  寒蓁心里头藏着事,便有些不看路了。待到身旁两名丫鬟皆惊呼一声,已是来不及,直直撞进眼前人宽厚的胸膛之中。

  檀香味扑面而来,寒蓁想都没想就后退一步,慌忙与眼前的人拉开距离,跪下连声道:“民女该死!”

  慌乱间,束发的银钗从乌发间滑下,当啷一声坠在青石板地上。她本就只戴了这一枚简素的发饰,其余的珠翠琳琅是动也不想动。这下发钗滑落,一头青丝倏然松散,遮住了半张芙蓉面,看起来颇为狼狈。

  “在你眼里,朕很像是那般草菅人命之人吗?”皇帝那白皙纤细的手指闯入她的视线,轻轻拾起地上发钗,“莫要动不动说这种话,扶你们主子起来。”皇帝说着,将发钗交到素芳手上。

  若要她说真话——是,至少她曾经了解的那个元珩是这样的人。

  宴华庭列席之人中,除了宁王,皇帝有四位封了王的哥哥都在。现在这些金尊玉贵的王爷上辈子可是死得影都没有,府眷和那时的寒蓁关在一起,日夜啼哭不休。

  可她难道真能说出口?

  寒蓁心中叹息,被素芳袭予一人一边扶起,仍道:“谢陛下恩典。”

  “你倒是规矩,”皇帝垂了眼,转着拇指上白玉扳指,远山般的眉眼间氤氲着旧时的烟云,“可惜有的人就不那么规矩了。这府里不如当年清净许多。”

  寒蓁不知皇帝的意思,不敢随意答话,一抬头看见皇帝背后跟了几个宦官,手里都捧着足有尺余的奏折。会进宫当宦官的男子,多是穷苦出身,自小吃得不好,身量便长不高。这样打眼一瞧,连脑袋都被遮得严严实实,颇有些惊人。

  皇帝把奏折搬来茂国公府批阅吗?

  薛闲抄手立着,看着眼前两人皆不说话了,心中略有急躁。便越众而出,向皇帝弓腰道:“陛下,您久不在茂国公府住了,哪里变了也不晓得。奴才瞧着陆姑娘倒对茂国公府十分熟悉的样子,想必极是了解府中清净去处,不妨一问。”趁寒蓁愣神间,又转过头来,笼着谦卑的笑问她,“方才陛下正在照月亭批折子,冷不丁府上三姑娘就来了,说是扑蝴蝶。姑娘你说,这算怎么回事嘛!”

  确实不成个样子,寒蓁眼皮一跳,心说在冬日里扑蝴蝶这么蠢的招式,她竟还用得出来?皇帝不留下看戏,摆明了是要躲清净,何况照月亭有多偏僻,皇帝的眼又有多毒辣,怎么会猜不到她的所思所想?这样一来,只怕要惹得皇帝生厌了。

  皇帝乜他一眼,瞧出薛闲的心思来,也不动怒,只板着脸道:“你倒会替主子说话,嘴碎成这样,倒不如缝了的好。”

  薛闲不怕皇帝训,就怕他一言不发。皇帝年轻时话就不多,登基后更是如此。至于寒蓁,也不知是害怕还是怎的,也像个锯嘴葫芦一般,他再不活络一点,戏台子上的戏没完,这出戏可就要玩完了。便殷勤劝道:“这都年下快封印的时节了,可今年雪大,几个州府都报有雪灾,陛下连着几宿没睡好了。难得抽出空来歇歇,还得带着这么多折子,不说太后娘娘心疼了,奴才几个瞧着也愁得很啊。早日将这些折子批完,对陛下来说可不是好事一桩吗?”

  寒蓁听了心中一动,大着胆子轻抬了睫羽,果见皇帝那双寒潭般的眼下有着淡淡的乌青,忖度了一下,垂首道:“旁的所在民女不知,但民女所居的朝晖堂极是僻静,若陛下不嫌弃地方简陋,可移步一观。”

  *

  这边厢,宴华庭楼上,叶太君敛了笑意,招手唤善嬷嬷上前:“善容,你瞧着那丫头如何?”

  善嬷嬷跟在叶太君身边久了,自然极懂主子的心,略沉吟了一下便开口:“老奴方才看着,陛下似乎也没那么在意。许是那起子人听风就是雨······”

  叶太君轻叹了口气,道:“既没有,也罢了。且看秋姐儿明年,我上次递了牌子进去见淑太贵妃,那边松了口,想来会照顾几分。只是我瞧着她,总是想起寒蓁。那丫头走的时候也这么点大,就长了幅狐媚样子。可恨打那之后楚哥儿就和我生份了······”说到此处,眉宇间一股狠厉神色闪过,“和她那个爹一样,都是我们家的灾星!无论如何,不能再叫她留在楚哥儿身边,你找个机会,透个风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