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其二十八·纪王





  “那位秦姑姑多年不跟在主子身边忙活了,只在六尚局指导新晋女官,近些年腿脚又不是很好,也就退下来,搁长临巷里头住,由她认下的干女儿养着。”德林殷勤地给寒蓁指路,“长临巷在太一城最后头,就是给那些老迈家中又无人供养的宫人们住着的,姑姑现下可要过去吗?”

  “怪道皇后娘娘同我翻遍了宫人册子都没寻着她,原是已经下了册了。”寒蓁略一沉吟道,“先不必了。”又问他,“德公公跟在陛下身边,如何能知道这些后宫中事?”

  德林摸了头,嘿嘿地笑:“主子有主子的法子,奴才也有奴才的门路。这事说来也巧,奴才与她干女儿是同乡,有几分交情在。她认秦姑姑做干娘的时候还叫奴才过去观礼呢。”

  他年纪还小,约莫十三四岁,生得额大唇厚,笑起来颇有些憨气。寒蓁瞧着他笑,也抿了抿嘴,末了又想起来问:“德公公与你那同乡莫不是?”

  “不是不是!”德林匆忙摆手,“奴才没根的东西,哪敢肖想这个?何况宫人二十就能放出宫去,和奴才一道实在是没什么好想头的。”

  他虽说着这样的话,面上到底流露出感伤之意,寒蓁在旁看了却不戳破。宫人宦官对食之事旧时已有,宫中奴才孤独,寻个对食,说到底也就是搭伙过日子,互相温暖罢了,多少人会求个长久?德林这般说了,反倒显出他对那同乡的深情厚谊来。

  “你那同乡在何处?尚宫?尚仪?”

  “她是尚膳局的掌馔。”德林“咦”了一声,问,“姑姑要去寻她?”

  寒蓁点点头道:“陛下用膳晚,我先去替安乐公主要些点心。”

  秦筝跟着懿和皇后久了,废太子又是懿和皇后唯一的儿子,难保她为着废太子之事恨上皇帝,不愿为他出力,何况她下了宫人册子颐养天年,就算不得奴才,皇后也管不着她。

  寒蓁一路走一路琢磨,秦筝是个冷淡性子,从不曾露出什么想收干女儿的意思来。前世的懿和皇后半开玩笑时说着要将她放出宫去配个好丈夫,秦筝拒绝得十分坚定。如今竟会认下个干女儿,想来德林这位同乡定是很受她看重,且见一见,探探她的口风才好。

  时近年下,宫墙外草木凋敝,宫墙内却有精通莳花弄草的宫人,可保深冬仍有鲜花绽放,不至使主子游园时平白失了兴致。

  没多少姑娘家不喜欢花儿朵儿,寒蓁年幼时常与莫夭夭在雕花木窗下描花样子,莫夭夭名字与桃花相关,又见寒蓁名中带“蓁”,常笑着说两人是一棵桃树上长出来的花儿叶儿。寒蓁听了也笑,打那之后便给莫夭夭的荷包帕子等物件皆绣上了桃花。

  想起这事,寒蓁才想起来自己与莫夭夭长久的不见面了,虽知宁王待她极好,仍是放心不下。

  转过一道宫门,迎面走来一道紫衣人影。德林忙拉着寒蓁下拜,小声提醒:“是纪王爷。”

  紫衣染荷香,明月君子裳。这是前世京中流传的赞颂纪王爷相貌的句子,寒蓁也认得他,靠墙蹲下,行万福之礼。

  除却废太子,寒蓁对太上皇的儿子知之甚少,同纪王爷却见过几面。

  原因就在于纪王的母妃淑贵妃乃是莫夭夭远方姨娘,当初淑贵妃也有心将莫夭夭许给纪王,后来却不了了之。此人相貌俊朗,文采武略皆是不错,旁人皆道他是唯一一个可以与太子争夺皇位的皇子,皇帝横空出世,不知他内心作何感想。

  淑贵太妃已去化叶寺带发修行,若说是给太后请安,也已经过了时辰,这纪王进宫来有什么事呢?寒蓁心中正疑惑着,便见那双缎面云纹,缀着明珠的鞋在她面前停了下来。

  “你,抬头给本王看看。”

  这里没有旁人,这个你指的必是她了。寒蓁一怔,慢慢仰起脸,浓密的睫毛却垂下遮住眼底的流光。

  “看来皇弟的眼光不怎么样。”纪王轻嗤了一声,转身离开。

  皇弟与皇帝同音,这样的称呼极是不尊重。更别说他的话中有着浓浓的嘲讽意味,寒蓁蹙了眉,待他走远才从地上站起。

  她回头望了眼纪王的来处,辰景阁矗立在天地之间,默然无语。

  *

  春梅这名实在难听,既土且俗,银笙自打认了秦筝做干娘,就叫另取了个名字,偏尚膳局里同她不对付的人偏爱叫她春梅,一叠声地嚷起来,生怕旁人不知道她是从穷乡僻壤里头出来的。

  这会子又叫了起来:“嗳春梅!外头有人找!”

  银笙撂下手中揉搓到一半的面团,往衣裳下摆掖了掖手,骂骂咧咧冲了出去:“谁啊?”

  “春梅,是我。我来寻你。”德林抄着手等在廊下,见了她就笑了开来,“可耽误你的事没有?”

  银笙见了他既惊且喜,快步迎上去拉了他的手问:“林家哥哥怎么忽地来了?”

  寒蓁站在一旁打量德林的同乡,是个水灵的姑娘,一双眼一闪一闪的,有几分机灵劲。

  “春梅姑娘······”寒蓁开口唤她,不意德林拍了下脑门,大为懊恼道,“我又忘了。”回头向她解释道,“她如今叫银笙了,春梅这个名儿,实在有些不雅。”

  银笙眨眨眼望她:“林家哥哥,这是谁啊?”

  “不可无理,这是陆御侍,陆姑姑。”

  御侍是从二品的女官,又是能面见天颜的,身份自然比她珍贵。何况六尚局之人同气连枝,掌衣往正阳宫去顺嘴提了一句这位御侍就惹得贵妃大怒的事早已传开,为着什么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十分明确,这位陆御侍恐怕是皇上看上的人。

  银笙心里一紧,深觉方才的无理,忙冲寒蓁行了个大礼:“姑姑恕罪,奴婢失言了。”她不知这位陆御侍性情如何,但伸手不打笑脸人,自己将姿态放低一些自是有利无害。

  “你也未有冒犯我。”寒蓁摇摇头,将她拉起来道,“银笙姑娘是吗?抱歉,方才唤错了你的名字。”

  三人闹出的动静不小,何况来寻银笙的还是御前的人。尚膳局的宫人一时都放下手中活来,探头探脑地往外瞧。

  “都做什么?”出来呵斥的是李尚宫,她骂完这一句,极谄媚地冲寒蓁笑,“姑姑来寻银笙何苦站在这风口子里,往我的屋里坐坐可好?”